熱門文章
哪一種運動才能真正對抗肌少症?
發表時間:2021-02-13

Photo by Sriyoga....

想做斜槓青年,先拿回人生選擇權
發表時間:2018-06-22

自從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家瑪希....

放空萬歲,享受創意誕生的時刻

發表時間:2019-03-19 點閱:3163
Responsive image

Photo by Joshua Newton on Unsplash

 

通勤的路程、下班的夜晚、週末的午後,這些時候,你都在做些什麼?玩手機遊戲、瀏覽臉書或IG、確認新信件、追劇,多數人都是與3C產品作伴。如果放下手機、遠離電腦,是否瞬間就覺得無所事事,感覺好無聊呢?

 

人類一定要透過無聊才能深刻了解這個世界及我們處的位置--海德格

 

越無聊、越開竅》的作者瑪諾什.佐摩羅迪(Manoush Zomorodi),從分秒必爭的國際新聞總編輯變成與世隔絕的全職媽媽,卻開啟她認識無聊的契機。她甚至成立「無聊而精彩計畫」,號召2萬名民眾參與,邀請大家放下科技產品,重新認識思緒漫遊的好處。

 

根據研究,當思緒開始漫遊時,大腦會啟動預設模式,開啟原始思考。看似分神、做白日夢的時刻,其實大腦並沒有閒著,而是超脫意識,進入潛意識,往往能讓想法抵達從未觸及的領域,創意與夢想隨之誕生。因此,作者相信無聊並非毫無意義,相反的,無聊非常有趣,能點燃我們的想像力,幫助我們產生新構想、做出最佳決策。

 

我是無聊的忠實信徒,所有的科技事物都很棒,但我更喜歡無所事事--賈伯斯

 

科技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,不可否認的,我們也逐漸將大腦的工作外包給科技與網路,甚至交出思考的主控權。其中,作者特別提到深度閱讀與深度工作力的流失。她認為沉迷網路不只浪費時間、影響睡眠,更重要的是剝奪了人類努力習得的深度閱讀力。由於網路的快速瀏覽模式,我們不再專注,無法慢讀,難以閱讀內容困難或篇幅較長的內容。

 

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職場,繁忙的數位時代,人們該如何找到空間獨處與思考?科技的進展,讓我們隨時與工作連線,在家處理公事、上班想到私事,形成公私不分的生活步調。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意識到這個危機,強制員工定期斷線,甚至寧願付出成本,避免職業倦怠。創造力與因應轉變的能力是企業長存的關鍵,作者也建議養成確實休息的紀律,保留獨處的時間,特別是對從事創意工作的人來說,安靜的工作空間或許比共享空間和團隊合作更有幫助。

 

找回生活、工作與科技的平衡

 

創意的誕生,需要無聊與不被打擾,不妨試試作者的建議:記下自己的科技習慣, 誠實的自我評估;行動中不要拿3C設備;一整天不拍照;刪除最常使用的應用程式。但作者也強調,她並非反對科技,而是更嚮往科技與生活的完美結合,這也是使用者與科技產品製造商必須共同思考的議題。不要期待用科技來解決科技造成的問題,關鍵還是在於個人的自我覺察。希望我們都能享受貨真價實的無聊,放空萬歲!

 

※編輯團推薦書單:

1.  《越無聊,越開竅》

2.  《開始享受獨處》

3.  《和手機分手的智慧》

4.  《放下手機改變生活》

5.  《放空的科學》

6.  《閒散的藝術與科學》

7.  《超專注力》

8.  《無聊到底》